Friday, December 30, 2011
中電調低電費加幅至4.9% 電價加至0.987元
中電再調低加幅降至4.9%
明報
12/31/2011
中電宣布再調低電費加幅,由上之建議的9.2%調低至4.9%,這已是不足兩周內第二度調低加幅。
在本月21日,中電修訂2012年電價平均淨電價升幅,由9.2%下調至7.4%。中電副主席阮蘇少湄解釋,中電可調低加幅,因扣減預料新增發電容量的資本開支及減少營運成本。
她表示,中電亦會將穩定基金水平調低至1億元,這是歷來最低的,而中電亦將差餉地租特別回扣,撥予用戶,每度電約為3.3仙。
中電表示,每度電由0.8元加至0.84元;燃料價條款收費由0.141元加至0.178元;平均淨電價由0.941元加至0.987元。
中電稱,調整後,三成中電住宅客戶將不受影響,五成客戶的每月電費將增加不多於3.4元,以及九成客戶的每月電費將增加不多於40.7港元。而五成工商客戶的每月電費將增加不多於27.5元。
阮蘇少湄稱,由於燃料價格波幅很大,中電需使用更多清潔能源,如天然氣,而燃料帳負結餘已很大,所以中電的每一度電的燃料費需加價3.7仙。
至於商業客戶的新收費結構,她指出,由於社會上有不同意見,所以中電暫緩計劃,直至他們收到更多意見,作出決定。
中電較早時透過擴大燃料費負結餘,將明年電費加幅由9.2%,降至7.4%,今次再減至4.9%。
阮蘇少湄續稱:「中電已審慎研究各種可降低電價升幅的方案,是次最終的方案是中電與政府經過多番討論的成果。相信新方案會為政府所接受。」
(即時新聞)
陳淑莊促政府立即研究開放電力市場
陳淑莊促政府立即研究開放電力市場
香港電台
12/31/2011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淑莊批評政府在兩電加價問題上,受制於利潤管制協議,只能隔岸觀火,要求政府立即研究開放電力市場,檢討現行管制協議。
陳淑莊說,政府應增加兩電加價申請的透明度,嚴格審批電費調整。
在中電調低加幅後,她認為港燈亦應公開更多資料,下調加幅,令到港島居民不必捱貴電費。
綠色和平形容中電當初加價理據如「玩泥沙」
綠色和平形容中電當初加價理據如「玩泥沙」
香港電台
12/30/2011
綠色和平批評中電在輿論壓力下,才調低電費加幅,顯示當初加價理據有如「玩泥沙」,極度荒謬。
項目經理張韻琪指出,中電最初開天殺價,之後卻一減再減,對中電黑箱作業,出爾反爾態度表示憤怒。
綠色和平促請政府把握2013年兩電中期檢討的契機,研究改革電力市場的方案,重新制訂管制電力市場的政策,杜絕兩電壟斷市場。
民建聯指中電形象損 民主黨稱加幅仍可下調
香港電台
12/30/2011
中電再度決定調低加幅,有市民認為中電在高盈利下加幅應再降低,減輕市民負擔。
民建聯歡迎中電的回應,但批評中電面對壓力才願意讓步,有損形象。
民主黨勉強接受加幅,認為仍有下調空間,亦會要求政府交出更多有關中電的資料。
綠色和平反對中電延遲取消電費累退制
綠色和平反對中電延遲取消電費累退制
商業電台
12/30/2011
對於中電延遲改變電費結構,維持累退制,不對商業用戶劃一收費,綠色和平表示極度不滿,認為是做法是向大財團傾斜,鼓勵大商戶浪費電力,破壞環境。
綠色和平指,事件暴露中電玩弄數字蒙騙公眾,看重企業利潤先於社會利益及環境成本,要求環境局盡快研究改革電力市場的方案,杜絕兩電壟斷市場。
Thursday, December 29, 2011
政府高官協助兩電維持壟斷 - 林本利
政府高官協助兩電維持壟斷
2011年12月29日
壹角度 Next Mag
林本利
政府高官把關不力,是有心抑或無意,他們自己心裡有數。
1992年初,港英政府與兩電簽訂新的管制計劃協議,為期 15年,由 1993年跨越 97至 2008年。當時主要負責官員包括財政司翟克誠和經濟司陳方安生。政府同時批准中電投資 600億元,在龍鼓灘興建新的天然氣發電廠以及其他輸電和配電設施。
政府一次過批准中電興建八台機組,由 1996年開始每年兩台機組投產,直至 1999年完成所有機組投產。但到 1995年,政府已察覺到中電的電力需求實際增長,遠遠低於原先估計,備用電量將會逼近 100%,遠高於 20%的正常水平。
http://www.facebook.com/nuclearfree
http://www.facebook.com/nukefree
之後審計署在 1999年發表報告,炮轟政府官員把關不力,容許兩電的備用電量急升,令電力用戶多付電費。由於中電的投資計劃早已獲得政府批准,特區政府官員花了很大氣力,才能夠與中電達成協議,提早關閉青衣發電廠,以及將部分天然氣機組押後投產,藉此降低備用電量。
當日有份延續管制計劃和批准中電發展大計的翟克誠,退休後成為中電的董事,而陳方安生則升任為政務司,順利過渡 97。
97回歸後,特區政府官員早已着手研究在 2008年開放電力市場,引入新的競爭者。
政府在 1998年聘用曾經為港燈作環評工作的顧問公司,研究加強兩電聯網和開放市場。
之後發覺需要作「更深入」的研究,又再聘用另一間顧問公司作同樣研究。此外,政府聘請了一位來自北美的電力專家,加入政府主力負責研究電力市場開放,以及培訓公務員認識電力市場開放後的監管模式。
筆者在 2003年完成類似研究,將報告提交給負責官員(報告下載)。
Hong Kong Electricity Industry Beyond 2008_uploaded on 23Dec2011.pdf
http://www.sendspace.com/file/jfklk5
特首參選人唐英年認為中電按管制計劃賺到盡的做法「合法,但不合理、不合情」,並說要研究發電和輸電分家。
但正如之前所述,中電賺到盡的做法早有前科,政府研究開放電力市場已研究了十多年,為何唐英年對此似乎懵然不知?他若不清楚,可以請教支持者鍾士元,他擔任中電董事四十多年,對管制計劃明益兩電清楚不過。
回歸後十多年,有份負責監管兩電的主要官員,包括葉澍堃、關錫寧、李淑儀和邱騰華等,都應該清楚知道管制計劃的種種流弊,為何政府在 2008年仍然決定延續兩電的管制計劃 10年至 15年?並同時批准兩電 2008至 2013年發展計劃,每年投資過百億元擴大資產值,藉此增加利潤。
2008年本應是電力市場開放的好時機。兩電在 1980年代興建的燃煤發電機組的折舊期逐漸屆滿,賬面資產值大幅下降;中電購買核電及天然氣的合約,亦在 2014年左右屆滿。
因此,只要政府保留監管輸電和配電網絡,分階段開放發電及供電市場,引入新的競爭者,對兩電的影響不會太大。政府亦早已向港燈表示,南丫島新電廠的投資,只保障至 2008年。
可是,政府不單延續管制計劃和批准兩電五年總數超過 500億元的投資,還要求中電與內地有關方面簽訂新的購買核電及天然氣合約,為期 20年。
在新的管制計劃協議下,個別固定資產的折舊期大幅延長,一些資產的折舊期長達 60至 100年,遠遠超越 2018年。
倘若政府在 2018年開放市場,兩電可以按新協議要求政府賠償數以百億元的「擱淺成本」。政府若不賠,兩電便會啟動仲裁機制。
由此可見,特區政府官員實際是幫助兩電建立起入行的障礙,繼續維持它們的壟斷地位。政府高官把關不力,是有心抑或無意,他們自己心裡有數。
2011年12月29日
壹角度 Next Mag
林本利
政府高官把關不力,是有心抑或無意,他們自己心裡有數。
1992年初,港英政府與兩電簽訂新的管制計劃協議,為期 15年,由 1993年跨越 97至 2008年。當時主要負責官員包括財政司翟克誠和經濟司陳方安生。政府同時批准中電投資 600億元,在龍鼓灘興建新的天然氣發電廠以及其他輸電和配電設施。
政府一次過批准中電興建八台機組,由 1996年開始每年兩台機組投產,直至 1999年完成所有機組投產。但到 1995年,政府已察覺到中電的電力需求實際增長,遠遠低於原先估計,備用電量將會逼近 100%,遠高於 20%的正常水平。
http://www.facebook.com/nuclearfree
http://www.facebook.com/nukefree
之後審計署在 1999年發表報告,炮轟政府官員把關不力,容許兩電的備用電量急升,令電力用戶多付電費。由於中電的投資計劃早已獲得政府批准,特區政府官員花了很大氣力,才能夠與中電達成協議,提早關閉青衣發電廠,以及將部分天然氣機組押後投產,藉此降低備用電量。
當日有份延續管制計劃和批准中電發展大計的翟克誠,退休後成為中電的董事,而陳方安生則升任為政務司,順利過渡 97。
97回歸後,特區政府官員早已着手研究在 2008年開放電力市場,引入新的競爭者。
政府在 1998年聘用曾經為港燈作環評工作的顧問公司,研究加強兩電聯網和開放市場。
之後發覺需要作「更深入」的研究,又再聘用另一間顧問公司作同樣研究。此外,政府聘請了一位來自北美的電力專家,加入政府主力負責研究電力市場開放,以及培訓公務員認識電力市場開放後的監管模式。
筆者在 2003年完成類似研究,將報告提交給負責官員(報告下載)。
Hong Kong Electricity Industry Beyond 2008_uploaded on 23Dec2011.pdf
http://www.sendspace.com/file/jfklk5
特首參選人唐英年認為中電按管制計劃賺到盡的做法「合法,但不合理、不合情」,並說要研究發電和輸電分家。
但正如之前所述,中電賺到盡的做法早有前科,政府研究開放電力市場已研究了十多年,為何唐英年對此似乎懵然不知?他若不清楚,可以請教支持者鍾士元,他擔任中電董事四十多年,對管制計劃明益兩電清楚不過。
回歸後十多年,有份負責監管兩電的主要官員,包括葉澍堃、關錫寧、李淑儀和邱騰華等,都應該清楚知道管制計劃的種種流弊,為何政府在 2008年仍然決定延續兩電的管制計劃 10年至 15年?並同時批准兩電 2008至 2013年發展計劃,每年投資過百億元擴大資產值,藉此增加利潤。
2008年本應是電力市場開放的好時機。兩電在 1980年代興建的燃煤發電機組的折舊期逐漸屆滿,賬面資產值大幅下降;中電購買核電及天然氣的合約,亦在 2014年左右屆滿。
因此,只要政府保留監管輸電和配電網絡,分階段開放發電及供電市場,引入新的競爭者,對兩電的影響不會太大。政府亦早已向港燈表示,南丫島新電廠的投資,只保障至 2008年。
可是,政府不單延續管制計劃和批准兩電五年總數超過 500億元的投資,還要求中電與內地有關方面簽訂新的購買核電及天然氣合約,為期 20年。
在新的管制計劃協議下,個別固定資產的折舊期大幅延長,一些資產的折舊期長達 60至 100年,遠遠超越 2018年。
倘若政府在 2018年開放市場,兩電可以按新協議要求政府賠償數以百億元的「擱淺成本」。政府若不賠,兩電便會啟動仲裁機制。
由此可見,特區政府官員實際是幫助兩電建立起入行的障礙,繼續維持它們的壟斷地位。政府高官把關不力,是有心抑或無意,他們自己心裡有數。
Friday, December 23, 2011
汕頭海門鎮示威漸見組織 政府停建電廠放人
示威漸見組織 政府停建電廠放人
明報
12/24/2011
本報記者乘的士由汕頭前往海門採訪時,突被公安截停要求檢驗發動機號碼,又不許記者換其他車輛離開。
【明報專訊】汕頭海門鎮因興建發電廠引爆的官民衝突昨踏入第4日,武警發射50多枚催淚彈驅趕,示威者以牙膏塗鼻防禦,又組成小隊用清水淋熄催淚彈,更發動心理戰,由老人向武警上香,終迫使政府讓步,與示威者談判,答應釋放被捕示威者。
http://www.facebook.com/nuclearfree
http://www.facebook.com/nukefree
警發50催淚彈 牙膏塗鼻防禦
示威民眾昨晨繼續集結在深汕公路海門鎮入口一帶,向數百名武警叫囂,官方新華社稱約500至600名群眾有組織地到深汕高速海門收費站抗議,周圍約有2000民眾聚集。示威者要求釋放逾10名被捕示威者,但官方堅稱只拘捕5人。
武警昨多次發射催淚彈,總數超過50顆,是4天以來戰况最激烈一日。早前鬆散示威人群,昨在姓方及姓林兩名「90後」帶領下,漸有組織,除自備口罩,又以有薄荷成分的牙膏塗抹嘴鼻,以降低催淚氣體刺激。周邊居民又提供多桶清水,隨時準備為「戰友」洗眼。有示威者明言不怕被捕,「這是全鎮全體的事,我不可以這麼自私!」
安排婆婆向武警跪拜
每當武警發射一輪催淚彈,群眾即後撤,年輕示威者即組成「快速應變部隊」,迅速拾起彈罐丟到田野,有小隊立刻上前用水淋熄催淚彈。示威者迅速捲土重來,武警亦無可奈何。拉鋸期間,公安局一度透過當地電視台播出被捕者訪問,聲稱他們涉嫌妨礙公務罪、故意殺人或傷害罪,最重可判監5年。
至下午3時許,示威者邀請幾名婆婆當先鋒,走在最前排,其中3人手持香燭向武警跪拜,要求放人。到黃昏,鎮政府終軟化,邀請兩名90後示威者代表及被捕者家屬談判。其後有政府高層向在場傳媒透露,當局答應停建電廠,稍後亦會陸續釋放被捕者。
港記者被扣留驅趕
鎮政府邊應付示威,邊阻截香港記者,本港有線新聞台記者一行3人被扣留6小時才獲釋,但被要求離開和沒收錄影帶。
本報記者所搭的士也被截停,記者被新聞辦人員要求離開當地。
明報記者
Thursday, December 22, 2011
延續利潤管制計劃協議 放生港燈中電 悔之已晚 - 林本利
放生兩電 悔之已晚 - 林本利
2011年12月22日
壹角度
Next Mag
兩電宣布明年瘋狂加價,市民大眾很自然齊聲反對。但加入反對加價陣營的,竟然包括負責監管兩電的達官貴人。
環境局局長邱騰華三年前延續利潤管制計劃協議 10年至 15年,現在突然間好像變身成為民間監察兩電發言人,力數兩電的不是,完全忘記自己本應擁有監管兩電的權力,可以立法規管兩電。
特首曾蔭權更離奇,效法一些激進人士,透過 facebook 社交平台,呼籲市民就兩電加價表達意見,企圖用輿論壓力迫使兩電削減加價幅度。
特首以為兩電屬公共事業,加價時應顧及企業社會責任和市民負擔能力。倘若特首認為這些因素十分重要,又為何不在協議內清楚列明政府審批加價時,會考慮上述因素?
一向代表商界利益,強調政府要尊重合約精神的自由黨,變身「街頭鬥士」,拉起寫着「反對兩電賺到盡,血口噬人亂加價」的橫額上街抗議加價,並且帶齊「道具」到兩電的總部門口宣示不滿。
http://www.facebook.com/nuclearfree
http://www.facebook.com/nukefree
http://www.facebook.com/renewableenergy1
至於過去充斥着兩電打手的能源諮詢委員會,亦罕有地發表聲明,對港燈加價建議有所保留,對中電加價建議則表示反對。個別委員更主動出擊,透過傳媒炮轟兩電。
筆者看見上述的場面,除了覺得滑稽可笑外,亦為香港的經濟和政治生態感到可悲。
監管電力公司的管制計劃已實施 40多年,計劃的種種流弊人所共知,為何政府官員和一眾尊貴議員突然如夢初醒,齊心反對兩電大幅加價?
若非曾特首任期只餘下半年,明年立法會又舉行選舉,恐怕不會出現上述的趣怪現象。
筆者在 20多年前開始研究兩電的利潤管制計劃,自 1992年起透過報章、週刊、本地和國際的學術期刊,發表超過 100篇文章,分析利潤管制的利弊,希望政府和議員一同努力,打破兩電的壟斷。
特首扮激進派網主
局長扮民間監察兩電發言人
1998年至 2006年獲政府委任為能源諮詢委員會委員,在委員會內經常單打獨鬥,不時面對兩電打手的抨擊,以及官員放任兩電不斷擴大資產增加利潤的態度。
2001年起,港燈在經濟低迷時不斷加價,惹來市民及工商界的反對。不少用電量較高的工業和商業用戶(包括地產商)組成聯盟,反對兩電收費不合理,並要求筆者協助。
一些親建制的政黨(包括自由黨)亦邀請筆者提供意見,教路如何打破兩電壟斷,令市民及商界得益。但這些團體之後都銷聲匿跡,沒有再與兩電抗爭。
2008年管制計劃屆滿,曾特首和邱局長本可趁機分拆兩電業務,只保障兩電的輸電和配電資產,分階段開放發電和供電市場,透過競爭和選擇促使電費下調。
可是政府不單延續兩電的管制計劃,還加入一些仲裁機制和「擱淺成本」的條款,讓兩電可以因應政府日後開放市場而追討賠償,令市場更難開放。
兩電獲得延續管制計劃後,自然會找藉口大幅擴大資產值,去彌補准許回報率下調的損失。
過去港英政府因批准中電過早興建龍鼓灘電廠而令用戶多付數十億元電費,現在特區政府又因批准中電興建減排設施而令用戶捱貴電費,不過是歷史重演而已。
特區政府官員未有汲取教訓,三年前放生兩電,現在後悔已經太遲。市民只好承受未來幾年,兩電繼續大幅加價的惡果。
林本利 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Monday, December 19, 2011
港府審批放水 兩電工程發水 壟斷無市場競爭
港府審批放水 兩電工程發水
2011年12月19日(一)
東方
能源諮詢委員、立法會議員及監管公共機構成員繼續怒轟中華電力及香港電燈大幅加電費,毫無社會責任。
民間監察公共事務聯委會召集人蔡耀昌昨出席一個論壇節目時,大鬧港府是簽訂「不平等條約」的始作俑者,「搵市民笨,明益兩電,淨係坐喺度,都有一百億純利!」他又指,在簽訂《管制計劃協議》時考慮不周,令協議變成利潤保證,造成今日的惡果。「政府唔肯出席論壇面對市民,顯示無能為力,淨係識喺度嗌!」
http://www.facebook.com/nuclearfree
http://www.facebook.com/nukefree
http://www.facebook.com/renewableenergy1
同一論壇上,能源諮詢委員會成員許家驊指利潤回報率是按資產金額計算,協議變相鼓勵兩電增投資額和資產值。
他又指兩電不少工程需港府審批,可借拖延審批壓制兩電加價。
「兩電就算加價盈利有限,睇下佢要短期利益,定係長線發展。」現時港府就兩電項目審批寬鬆,質疑他們工程造價是否含有「水分」。
「佢有動機增加開支,將五十幾億嘅工程做到八十億,而港府無限制開支,係先天缺陷。」當局審批時應榨乾水分,並要求兩電公開工程報表。
學生斥寡頭壟斷 (is 壟斷, not 寡頭壟斷)
立法會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成員陳茂波表示,事件反映官員水平不足,制訂協議時無加入通脹、民生等因素。「呢盤生意根本賺梗,人哋投資有風險都係得百分之三回報,但係佢無風險竟然有一成回報。」
他稱,中電加價會增加十億元收入,但來年額外開支,包括設備折舊、營運開支等,只需約六億元,加價幅度應收窄至一度電加價二點六仙,而下星期三立法會將再討論有關問題。
席間有學生批評兩電去年獲逾百億利潤仍加價,實在可恥。「電力公司就算唔加價,都唔會執(笠),香港依家係寡頭壟斷,無市場競爭!」也有政黨成員稱,本港電力供應欠競爭是長期官商勾結的惡果,根本無需為兩電提供誘因令它們繼續在港經營。
金融雲端:電企天與地 開放電力市場 丘亦生
金融雲端:電企天與地
2011年12月15日
丘亦生
Apple
港中兩地電力公司的加價能力,仿似一方在天,一方在地。中電控股( 002)和電能實業( 006)在香港有近乎零風險的經營環境,中國發電企業只能羨慕地仰望兩電加價的風姿。
中電以及電能實業旗下的港燈,分別加電費 9.2%和 6.3%,幅度嚇人,與兩電簽訂了「管制法則協議( SOC)」的香港政府,卻冇晒符,再一次讓兩公司予取予攜。
http://www.facebook.com/nuclearfree
http://www.facebook.com/nukefree
http://www.facebook.com/renewableenergy1
也許世界上沒有其他生意,比起在香港發電更穩陣和容易做。中電和港燈兩家沒有專營權但自然壟斷了市場的電力公司,儘管受所謂「管制法則協議」規限,但協議「保障」利潤的作用,比「管制」的效果更加突出。
兩電 2008年之前的准許回報率,是資產值的 13.5%至 15%,高到難以置信。
港電企有利潤保障
那些年,尤其在 90年代,兩電的股本回報率長期高企在 20%至 30%水平。現金充裕的港燈, 1990年起連續 15年增加派息,由一年派 12億元,升至每年超過 40億元,是支持李嘉誠長和系擴張的主要奶牛之一。
難得 SOC協議在 2008年到期,本應是改革電力市場的好時機。但全港輸配電網由兩電控制,政府要迫使兩電開放電網,引入競爭,就要有非比尋常的政治魄力和技巧。
曾蔭權當年的選擇,卻是不去撼動兩電壟斷的格局,保留 SOC,而且保障利潤的大框架沒有根本改變。兩電最後同意准許回報率降至 9.99%,已算功德無量。
SOC框架不變,它的基本問題也會延續下去。 SOC保證電力公司得到按資產值計算的回報率,兩電利之所在,想方設法增加投資,傾向高估用電需求的增長。
陳方安生 90年代初批准中電增建龍鼓灘機組,中電多收逾 30億元電費,是最慘痛的教訓。新 SOC下兩電的新增投資,依然倚賴政府官僚把關,與兩電的龐大專家隊伍過招。
內地電企蝕大錢
SOC也難提供誘因,引導兩電減省成本。中電和港燈的基本電價今次其實分別加 6.3%和 1.1%,實際電價最終大升 9.2%和 6.3%,是因為要把發電燃料的成本漲幅,悉數轉嫁用戶,燃料收費分別大幅上調 26.2%和 22.5%。
浮動成本可以百分百轉嫁,是生意人的天堂境界,兩電做得到。既然燃料成本漲跌與盈利無關,我相信兩電也不會積極為燃料成本作對冲。
中國電力市場完全是另一個故事。中央政府為了控制通脹,嚴限電價上調,依賴煤作為燃料的內地電廠,面對電煤價格不斷上漲,也不能通過加電費轉嫁成本,造成長期虧損。
2004年出台的「煤電聯動」,長時間有名無實,電煤價格 7年來漲近兩倍,電價上升不足 4成。政府過度調控價格,扭曲內地電廠的投資意欲,電廠情願少發電少虧損,是造成電荒的原因之一。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副總經理李小琳日前向內地媒體說:「今年五大發電集團,預計虧損平均是 75億元(人民幣),這是由於一些政策性因素導致的虧損。」
中國的硬性價格調控,香港不宜學習。
內地早已實行的廠網分家,卻可以是香港長遠解決兩電壟斷問題的參考對象。
儘管兩電擁有電網,與其談判,肯定艱辛,但香港政府也曾成功要求香港電訊開放自己的網絡,給其他對手使用,打破香港電訊在固定通訊的壟斷。
開放電力市場是複雜的事情,容易出亂子,香港政府或者情願少做少錯。
但在智能電網等新技術協助下,開放電力市場的效益近年越來越顯著,在美國走得較前的德州,最低電價比 3年前下降了一半。
我相信,要求兩電分拆電網公司獨立經營,讓兩電以至內地的發電公司,公平地競價供電上網,有望大幅降低香港電價。
Sunday, December 18, 2011
電力公司騎劫香港 將電網與發電廠分開經營 引入競爭者
電力公司騎劫香港
2011年12月17日
Apple
古語有云:「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曾蔭權卸任在即,開始有些浪子回頭的迹象:中電及港燈宣佈明年電費將上調百分之九點二及六點三,曾蔭權批評加價不合理,要求它們顧及市民生活、履行社會責任,重新檢討加幅。特首更在社交網站上留言,呼籲網民按下「讚好」,向兩電表達訴求。看來,特首也開始接受變相公投了。
http://www.facebook.com/nuclearfree
http://www.facebook.com/nukefree
http://www.facebook.com/renewableenergy1
網絡動員是升斗小民對抗強權的武器,但曾蔭權身為特區之首、政府之長,面對兩電加價居然束手無策,結果,只能像「高登巴打」一樣,在網上要求他人聲援。
其實,曾蔭權這次玩網上公投,既可以營造自己關心民間疾苦形象,又能夠令電費飆升的民怨完全轉移到商家身上,何樂而不為呢?
而假如 facebook上反應熱烈的話,他甚至可以從眾矢之的搖身一變成為民意領袖。但歸根結柢,今時今日兩電膽敢獅子開大口,實乃政府縱容包庇的結果。
目前,香港政府以利潤管制協議的形式來對電力公司的許可盈利水平進行監管,但這一世界罕見的公用行業規管辦法根本難以阻止電力公司利用協議的漏洞牟取暴利。
○八的時候,當舊有的利潤管制協議屆滿,公眾要求政府把握時機改革電力行業,將電網與發電廠分開經營,引入競爭者,推進港九聯網等等,打破香港電力市場的壟斷狀況,以免市民任由電力公司魚肉。
但是,當時曾蔭權政府對這些金玉良言置若罔聞,繼續與兩家電力公司簽訂了又一個為期十年的利潤協議,令中電與港燈的市場霸權延續至二○一八年,才釀成現在兩電有恃無恐,瘋狂加價的荒謬局面。
兩電罔顧企業的社會責任,自然難辭其咎;但曾班子當年助紂為虐,又是否盡到了作為公僕的責任呢?以 facebook平台將大眾怨氣引導到電力公司身上之後,現任特首是否應該反躬自省呢?
利潤管制協議的存在有其歷史根源。上世紀六十年代,香港經濟尚在起步階段,為了鼓勵基建發展,政府需要以利潤保障作為企業投資電力事業的誘餌。
然而到了現在,利潤協議的存在已經弊大於利,成為電力公司取之不竭的金礦,亦成為懸在市民頭上的一把利刃。從此次兩電瘋狂加價事件中,未來特首則應該引以為鑑、亡羊補牢,從制度上改變私人企業騎劫香港公用事業的局面,利用現在至二○一八年的數年時間開展電力市場改制的工作。
利奧
自由撰稿人
坦言集:開放香港電力市場 開放電網
坦言集:開放香港電力市場
2011年12月16日(五)
東方
陳文鴻
香港是彈丸之地,電力市場竟有兩間電力公司各自發電,各自布電網,導致規模效益低下,成本高昂,收費只升不跌;且政府與電力公司簽署保證壟斷的協議,並定下利潤指標,電力公司享壟斷利潤,絕不合理。
在殖民地時代,為了自給自足,也許無可厚非,但為甚麼不是一間電力公司,而是兩間。且分區壟斷,起不了雙頭競爭作用,仍然是壟斷。
http://www.facebook.com/nuclearfree
http://www.facebook.com/nukefree
http://www.facebook.com/renewableenergy1
回歸之後,香港實際上沒有甚麼能源安全問題,「一國兩制」並不排除粵港的經濟合作。事實上,殖民地時代東江之水越山來,成為香港食水的主要供應來源,為甚麼電力不可以從廣東供應呢?
過往,廣東電力不足,部分由香港出口供應。大亞灣核電站已是粵港合作,電力供應香港,今後廣東的電力供應會大增,香港需求有限,廣東供應全無問題。
或許香港毋須取消兩間電力公司,不過應開放本地市場。一來把壟斷轉為競爭,讓兩間電力公司面對正常的經營風險,迫使他們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二來兩間電力公司用煤產電,為香港主要污染來源,《粵港合作框架協議》已定出逐步取消煤機組發電的政策,在開放市場壓力下,兩間電力公司淘汰煤發電機組,把發電量減少,也可轉為清潔能源生產方式。
開放市場的方法,或是政府收回電網,或是兩電公司電網開放,這都是近二、三十年國際電力產業和市場改革開放的慣例。
環保團體:電力市場壟斷 難推智能電網
香港電台
2011年11月22日星期二
有能源管理公司建議在本港推動智能電網,可以幫助市民節省電費,亦有助節能減排。
但有環保團體指出,本港的電力市場由兩電壟斷,政府亦無意投資電網發展,要推動智能電網發展相當困難。
議員質疑中電投資失利加價填數
議員質疑中電投資失利加價填數
星島日報
12/19/2011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兩電狂加電費「普天同㷫」,但中電仍然「企硬」。有立法會議員指,中電建議百分之九點二的電費加幅高於實際需要,認為加百分之六點七已足夠,即每度電加二點五仙至二點六仙;並質疑中電在澳洲投資失利,要香港市民「找數」。另有專家及民間團體促政府減慢中電未來發展計畫,料有助降低加電費幅度及速度。
加幅遠高成本上升
立法會會計界議員陳茂波昨出席《城市論壇》節目時表示,據帳目顯示,中電來年折舊成本及經營開支共增加七、八億元,但按其建議電費加幅百分之九點二計算,額外收益超過十億元,遠高於應付成本上升的需要。
http://www.facebook.com/nuclearfree
http://www.facebook.com/nukefree
陳質疑每度電加五仙過多,因中電可動用電費穩定基金,每度電加二點五至二點六仙,即平均加價百分之六點七,已可彌補成本上升,懷疑中電多收電費,圖將餘額撥入基金。
他又發現,中電業績報告顯示,今年收購澳洲電力業務致債台高築,另因澳洲修改法例,提高清潔能源標準,令中電的設備報銷,撇帳高達二億澳元。因中電的主要收入來自香港業務,他懷疑中電將損失轉嫁香港市民。而據以往經驗,中電下半年電費收益均較上半年高,動用穩定基金亦較上半年少,過去甚至出現盈利高於預期,須回撥基金,質疑中電「報大數」。他又認為政府如有理據要求中電調低加幅,可考慮以訟裁解決。
能源諮詢委員會成員許家驊則表示,中電及港燈加電費幅度毫不合理,政府雖無法控制兩電加幅,但可透過延遲批准或不批准兩電投資計畫,限制投資額,降低其准許回報。「例如對西氣東輸計畫和重建中電亞皆老街總部等增加投資額的項目,政府都可以運用審批權加以限制。」
倡撤利潤協議開放電網
許又促請兩電公開帳目讓立法會和公眾監察,政府亦須加強對兩電投資項目的審查,防止兩電為推高開支,「抽乾投資項目中的水分」。
民間監察公共事業聯委會召集人蔡耀昌亦要求政府,取消與兩電的利潤管制協議,長遠則開放電網,引入廣東省的電力公司,加強競爭。
浸大香港能源研究中心主任周全浩則指兩電加幅合理,過去十年中電加費次數比港燈少,港燈的供電設備早有脫硫裝置,中電則於近期加裝,造成投資成本增加,故加幅較大合理。他又指本港電費較日本和美國等地便宜。
記者 曾偉龍
Friday, December 16, 2011
中國國家能源局:12.5末風電裝機較目前將增1.5倍
能源局: 12.5末風電裝機較目前將增1.5倍
2011年12月15日
信報
據中國廣播網報道,國家能源局今日公佈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規劃目標,指出到2015年風電將達1億千瓦,年發電量1900億千瓦時;其中海上風電50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1500萬千瓦,年發電量200億千瓦時;加上生物質能、太陽能熱利用以及核電等,2015年非化石能源開發總量將達到4.8億噸標準煤。
http://www.facebook.com/renewableenergy1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表示,「十二五」期間將加強風電行業管理,狠抓風電並網和消納工作,提高風電技術和質量要求,對風電實行年度開發計劃管理,保證風電開發有序進行。同時,完善光伏發電補貼政策,支持分佈式光伏發電的應用。此外,將促進農村可再生能源利用,到2015年,在全國範圍內建設200個綠色能源示範縣。
會議信息顯示,經過近年來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可再生能源大國。到2010年底,中國水電裝機2.13億千瓦,居世界第一;風電裝機快速增長,並網運行容量超過310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電池產量佔全球40%以上;累計太陽能熱水器使用量佔全球60%以上;而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領域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發展。
---
「十二五」規劃
中國是從1953年開始以五年一個時間段來做國家的中短期規劃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我們就簡稱為「一五」,然後以此類推。「十二五」規劃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二五」規劃的起止時間:2011-2015年。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