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October 18, 2013

蘇格蘭:以可再生能源滿足全部電力需求的雄心

蘇格蘭:以可再生能源滿足全部電力需求的“雄心”
2013年07月01日
人民網-財經頻道

利用“波力”和“潮流”等海洋能源進行發電的實用化越來越受到期待。日本政府計劃2013年度在日本國內確定實証海域,並將效仿蘇格蘭的歐洲海洋能源中心(EMEC)建設實証設施。作為專門實施“波力”和“潮流”發電實驗的設施,EMEC設立於2003年,迄今已有10年歷史。

2012年3月,日本相關機構與EMEC就設立“日本版EMEC”交換了合作備忘錄。此次記者就EMEC的戰略以及對日本企業的期待,採訪了蘇格蘭財政大臣約翰‧蘇維尼(John Swinney)。

——蘇格蘭政府針對普及可再生能源提出了雄心勃勃的目標。

蘇維尼:蘇格蘭政府制定了使蘇格蘭成為全球可再生能源開發基地的政策。其原因有兩個。

一個原因是要實現能源的可持續生產。另一個原因在於,蘇格蘭佔據有利的地理位置,可在沿海充分利用風力、波力和潮汐能等海洋能源。蘇格蘭擁有的風力及潮汐能源佔歐洲整體的4分之1。

吸引商機及投資的“磁鐵”

蘇格蘭政府以前提出了在2011年之前,實現以可再生能源滿足30%電力需求的目標,實際上實現了37%。現在則設定了全球最雄心勃勃的目標,就是力爭在2020年之前,以可再生能源滿足全部的電力需求

雖然現在的主力是陸地風力,但要通過可再生能源提供所有電力,必須積極推進利用海上風力、波力和潮汐能發電的技術開發。因此,我們期待在該領域與日本企業開展合作。

——進行相關技術開發的核心設施就是位於蘇格蘭北部奧克尼群島(Orkney Islands)的波力及潮流發電實驗設施“歐洲海洋能源中心”。

蘇維尼:EMEC是由英國政府、蘇格蘭政府及歐盟 (EU)等出資設立的民間研究機構,是一個可使用實際海域,對潮汐能和波力發電設備進行評估的實驗設施。在這裡能夠長期取得關於潮流、深度及發電量等的詳細數據。並且,實驗設施還與蘇格蘭內的送配電網相連,可進行更貼合實際的實驗。

我們希望EMEC像“磁鐵”一樣,成為能夠匯集全球企業、吸引商機及投資的設施。日本企業中,目前川崎重工業公司等已經參加實驗。希望今后進一步強化這樣的關系。

——日本目前正在積極採取相關舉措,以實現“日本版EMEC”。那會不會成為EMEC的競爭對手?

蘇維尼:我們並不擔心這個問題。我們正致力於向新技術發起挑戰,在實現實用化方面需要開展合作。

http://digcan.com/energy/renewable

2012年3月,EMEC與日本“海洋能源資源利用推進機構”交換了合作備忘錄。EMEC積累的相關技術經驗或許也會在日本發揮作用。即使在可再生能源中,波力和潮汐能發電也是嶄新的技術領域。為了使今后誕生的解決方案及新技術具有實效性,我們認為與日本開展合作是有利的。

在川崎重工的開發現場興奮不已

前面說了,蘇格蘭要利用可再生能源滿足一定比率的電力需求,此外,蘇格蘭還制定了在2050年之前,使溫室氣體排放量較1990年減少80%的目標。還有中期目標是在2020年削減42%。要實現這些目標,首先要開發新技術。

日本擁有出色的技術開發能力。前些日子我拜訪了川崎重工的開發一線,為其高超的技術實力而興奮不已。我期待日本今后開發出更出色的技術。

——您怎樣看待日本的可再生能源市場?

蘇維尼:東日本大地震之后,我一直在關注在日本展開的關於能源及核能的討論,感到作為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越來越受到關注。日本最終會選擇哪種能源結構,這將取決於日本政府和日本國民的決斷。

不過,日本是一個島國,海岸線較長,從這一點來看,在海洋能源開發方面確實存在巨大潛力。可以說,這是日本和蘇格蘭兩國政府共同關注的事情。兩國政府很有可能開展合作。

如果日本企業能夠在海洋能源這個產業領域充分發揮技術實力,抓住商機,或許能夠在蘇格蘭以至全球發現更多商機。(日經能源環境網 供稿)

(責編:值班編輯、庄紅韜)

蘇格蘭可再生能源使用創新高 已滿足 39% 用電

蘇格蘭可再生能源使用創新高
2013-10-16  中國制冷網

蘇格蘭的綠色能源在家庭和企業的能源使用量已達到創紀錄的新高。 蘇格蘭堅持到2020年100%電力需求來自可再生能源。 

整個 蘇格蘭的綠色能源在家庭和企業的能源使用量已達到創紀錄的新高。  
    • 蘇格蘭堅持到2020年100%電力需求來自可再生能源。  
    • 整個英國超過三分之一的可再生能源輸出來自蘇格蘭。    

    數字顯示,蘇格蘭的每個家庭的14,600億瓦(GW)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其中包括水能、波浪和潮汐發電。蘇格蘭民族黨(SNP)政府決定在蘇格蘭開始一個綠色能源革命。  
  
    去年可再生能源生產14,645千兆瓦小時(吉瓦時)的電力,比2011年增長近7%,並足夠為每個蘇格蘭家庭提供電力。   
    SNP已承諾到2020年蘇格蘭100%的電力需求來自可再生能源。如今,數據顯示,已達到了39%。 2012年可再生能源在蘇格蘭是一個創紀錄的一年。蘇格蘭可再生能源產量的占整個英國三分之一,這表明可再生資源在幫助英國達到其歐盟可再生能源目標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http://digcan.com/energy/renewable

    來自英國能源和氣候變化部的數字顯示,去年風電達到了創紀錄的8,296吉瓦時,與2011年相比,同比增長19%,是2006年的四倍多。  
    到2012年年底,可再生能源上漲了22%,達到5,883兆瓦。2010年蘇格蘭的平均用電量為4824千瓦時,足夠267萬個家庭供電一年。  

    不過,也有擔心能源費用可能上升,甚至進一步依賴風力渦輪機。去年的能源法案允許企業在客戶的賬單上增加兩倍甚至三倍的金額支付可再生能源發電、核能和其他環保措施的費用。

Tuesday, October 8, 2013

創歷史 再生能源滿足全義大利用電

創歷史 再生能源滿足全義用電
中央社 – 2013年6月23日

(中央社記者鄭傑憶羅馬22日專電)義大利能源交易市場的數據顯示,16日星期天下午2時和3時前後,全國用電需求首次全部來自再生能源,這是綠色發電的歷史時刻

16日星期天下午,義大利的太陽、風和水等天然力量齊發威,再生能源發電滿足了全國百分之百的用電需求。

義大利能源交易市場中的「全國單一價指數」統計每小時的電力批發價。根據供需法則,買家通常優先購入報價最便宜的電力,而最後交易價是同時段的最高價格。

http://digcan.com/solar

因為太陽能和風力不容易提早規劃發電量,為鼓勵買家購入再生能源電力,價格設定為零。

16日下午2時和3時的電力全國單一價指數顯示為零,顯示當時全義大利所有電力需求都是由再生能源供應。

數據顯示,陽光充沛的南義大利過去已經多次出現全數仰賴再生能源發電,但16日是義大利首次全國用電都來自再生能源
再生能源專家席維斯崔尼(Gianni Silvestrini)表示,「這證明再生能源設備在義大利越來越普遍,再生能源在5月份滿足了半數的用電量,已經顯示這個趨勢。」

他還說,「在用電量少的春天週日,全靠再生能源發電已可行。」此外,再生能源降低電價,符合歐盟減少碳排放的要求,義大利也可降低對進口能源的依賴。

Althesys顧問公司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估計,太陽能發電在2012年為義大利省下14億歐元電費。主要是因為太陽能發電量最大時,剛好是用電尖峰,拉低了尖峰用電的價格。

Althesys提醒,隨著再生能源發展,必須仔細設計市場規則,以確保合理電價。1020623

Tuesday, September 17, 2013

雲南棄水:水電躍進之後的尷尬

雲南棄水:水電躍進之後的尷尬
胡學萃 10.09.2013
chinadialogue

中國的水電開發在雲南攻城略地,卻很快面臨新增電力資源帶來的利益爭奪,陷入棄水的窘境。

雲南小灣電站。

業內人士表示,我國一些大型水電站棄水量帶來的浪費可謂觸目驚心。在雲南,利益的纏繞與糾結讓240億度電隨水而棄

裝機容量為200萬千瓦的阿海水電站,一度曾因送出工程久拖不決,下閘蓄水一年都未能實現投產發電。按照該電站多年平均發電量計算,相當於白白流失了約89億度的電量

除了阿海,金沙江中游梨園、龍開口、魯地拉、觀音岩,以及瀾滄江苗尾以上水電站都將面臨同樣的問題。

按照中電聯的預測,今年汛期雲南棄水裝機將達到700萬千瓦。按照目前中國國內火電廠平均供電煤耗300克/度的標准計算,相當於燃燒840萬噸標准煤,排放二氧化碳220億噸。

http://easss.com/green/renewable

另外根據雲南省電力負荷測算,到2015年,雲南將有一多半水電裝機面臨空置發不了電的尷尬局面

“最近這兩三年內的棄水,是現在就可以看得到的,如果現在還不開始建通道,可以想見未來十到二十年會棄水到什麼程度。”一位參與輸電方案設計的人士對記者說。

雲南的不甘

記者從業內人士處獲悉,造成棄水的主要原因,是雲南在全省電力消納能力明顯不足的情況下,執意將電量留在本省發展工業。換句話說,就是不甘心以較低的價格,讓雲南水電資源服務於其他地區的電力供應。

一切的根源,是圍繞新增電力的利益糾葛

按照原本的規劃,雲南水電項目發出的電力,將按照“點對網”方式輸送出去,也就是特定電源點發出的電力通過南方電網的特高壓直流工程送往特定目標地區,比如:糯扎渡和溪洛渡電站發電送往廣東(“兩渡直流”)、金沙江中游電站發電送往廣西(“金中直流”)、錦屏一級和錦屏二級電站發電送往蘇南、向家壩電站發電送往上海,等等。

這樣一來,雲南省無法在輸電這部分的稅收中分得一杯羹,因此更希望以“網對網”的方式,所有電源點都先接入雲南電網,再由雲南電網與南方電網對接進行電量調配。一位電價研究專家對記者表示:“如果雲南電網向電站買電,然後再賣給南方電網,是可以加價的,加價的部分有所得稅。”

據計算,上述560億元的水電項目電費收入中,僅17%的增值稅這一項,雲南省在這10年中可以到手的稅收收入就高達95.2億元。這還不包括水電站在建設期間征收的建安稅、印花稅、個人所得稅、房屋租賃稅、耕地占用稅以及在建成後征收的教育和地方附加。

“不顧大局”還是干預市場?

對個中爭議的解讀,有一種觀點認為雲南“不顧大局”。

雲南希望的“網對網”方式,較之原先規劃的“點對網”方式,存在投資增加和重大安全隱患。一位參與輸電設計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說:“(電力)從雲南主網穿越,少量還是可以的,大量穿越就要命了。打個噴嚏,就可以把雲南電網搞垮。就好比把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的水送上海,你要求先到滇池裡走一圈,不翻江倒海才怪。”

而另一種觀點基本肯定雲南主張資源利益的合理性。

有業內人士稱,在目前的電價形成機制下,雲南水電外送廣東、廣西是由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專門批復的“西電東送”送出電價,上網電價低得可憐;而上雲南省網之後“網對網”送電,對雲南省更有利可圖。因此,“這就好比農民種茄子,物價部門就規定了你的茄子只能賣5毛錢一斤,而且還必須賣給張三;如果市場行情有變呢?茄子明明可以賣7毛錢一斤,李四、王五都能出這個價,為什麼只能賣給張三?”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博弈的背後,實際上是中央有關部門以行政手段干預地方經濟發展,你憑什麼要求別人發出來的電一定要賣到廣西去?”

為鼓勵水電在省內消納,雲南省物價局曾於6月2日下發《通知》說,在2013年6月1日—2013年10月31日,雲南電網公司收購水電企業豐水期富余電量的電價,按省物價局核定的豐水期上網電價的80%執行。

記者從另外一些渠道獲悉,雲南省也正在為消納的事到處奔走。但前景不明。例如,在麗江投建鋁型項目的計劃因對環境產生的潛在威脅而在當地掀起了反對聲浪。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未來十到二十年內,中國水電的重頭戲就在雲南和四川,僅雲南省就有近1億千瓦。“不往外送,自己又消納不了那就等著棄水吧,這可是嚴重的國有資產流失。貪污和浪費都是極大的犯罪,誰來追究這個責任?改革勢在必行。”

本文刊載於 《中國能源報》的報道《“雲電外送”博弈真相》和《雲南棄水觸目驚心,地方利益作怪須改革》

Monday, July 1, 2013

新式太陽能電池可彎折 貼上它 大樓窗戶能發電

新式太陽能電池可彎折 貼上它 大樓窗戶能發電
2013-06-24 
中國時報 【鐘惠玲/台北報導】

 軟式有機太陽能電池,未來可應用在窗膜、背包、皮包等配件。


     太陽能是全球重要的再生能源發展選項,除了主流的多晶與單晶矽太陽能產品,朔榮有機光電科技總經理謝永生表示,該公司發展的透明軟性有機薄膜太陽能產品,預計明年量產。這種軟性太陽能電池可彎折、也可變化為多種顏色,應用廣泛。

     旅美台商謝永生指出,如果是一般常見與電力業者併網的太陽能產品,當然還是以矽晶太陽能產品較合適。但軟性有機薄膜太陽能產品重量較輕,可以附在窗戶等物品上,主攻太陽窗膜市場,讓曬在窗戶上的陽光轉變成家戶或辦公室電源,同時還能幫助降低室溫。這塊市場預計到二○一七年時,全球可達五億五千萬美元。

     除了太陽窗膜市場,謝永生舉例,全中國如有一%的農業罩棚引進結合軟性有機薄膜太陽能,估計到二○二○年,可節省約一座三峽大壩一年的發電量。

     朔榮於二○○六年由謝永生等人合資成立,去年營收約二五○萬美元,今年估計將成長至三○○萬美元左右。目前朔榮在洛杉磯與北京設有研發據點,在洛杉磯並設立五○MW(百萬瓦)試產線,預計年底可開始出貨。謝永生表示,朔榮已獲得的客戶訂單包括建築業、背包與皮包業者,估算明年約有三○○萬美元規模左右。

     謝永生指出,這次應經濟部與國科會之邀,回台與台灣廠商洽談,希望能有合作廠商導入相關技術並生產。

IEA:再生能源躍第2大能源

IEA:再生能源躍第2大能源
6/27/2013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紐約26日專電)國際能源總署(IEA)今天公布報告指出,再生能源可望在2016年,超越天然氣,成為僅次於煤炭的第2大電力來源,未來5年增長可望達到40%。

國際能源總署今天在紐約發表最新的5年展望報告指出,已開發國家大量興建風力、太陽能與水力發電設備,以應付能源需求上升與減少汙染,而這些再生能源的生產成本也低於傳統的煤炭、天然氣或石油發電,是再生能源供應迅速增加的主因。

報告指出,包括水力發電在內的再生能源,是全球增長最快的發電行業,預計在未來5年將增加到40%。

而非水力的像是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發電,在2006年時,只占全球能源需求的2%,但到2011年已升高到4%,預計到2018年可望達到8%。

新興發展國家是未來再生能源發展的最大驅動力,到了2018年,58%的再生能源將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會員國以外的國家生產。

不過,報告也指出,去年全球再生能源投資出現下降現象,主要是已開發國家經濟前景不明朗,顯示整體經濟發展對再生能源發展前景具有一定影響。1020627

再生能源 區域供電未來趨勢

再生能源 區域供電未來趨勢
6/25/2013

(中央社記者魏紜鈴台北25日電)國際綠色和平再生能源專案總監Sven Teske今天說,台灣沿岸發展風力發電潛力無窮,世界未來能源發展趨勢將以分散式供電。

史文特斯克(Sven Teske)在能源領域經驗逾20年,他在2008年至2011年期間擔任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再生能源特別報告主要作者。綠色和平、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及地球公民基金會邀請他今晚在松菸文創園區文創大樓舉行「能源革命」演說。

「我們需要能源革命,協助我們脫離對有限資源的依賴,減少二氧化碳避免氣候變遷,對地球所帶來的毀滅災難。」特斯克說,要逐漸減少石油能源,須從現在開始,才能真正改變氣候變遷的威脅。

特斯克預估,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在未來的發電量會逐漸成長而成本則會逐漸下降。此外,未來再生能源裝置及經濟成本,會去中央化且自由化,小型發電廠將分散於各區域供電,這將是未來能源的主要商業模式。

特斯克觀察,2007年到2012年期間,包括太陽能、風能、水力、生質能等再生能源,已佔全球新建電廠43%,遠遠超過煤電(38%)、石油與天然氣(18%)、核能(1%)。再生能源佔全球供電比例19%,綠色和平能源報告預測,2020年將可成長到37%。

特斯克認為,台灣和德國相似同樣沒有自己的天然能源,仰賴創新輸出提升國家競爭力。台灣沿岸風力與德國及中國相近,而太陽能光照還比德國高出30%至50%,可見台灣發展再生能源潛力無窮。

中興大學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許志義也認為,消費用戶參與發電,例如:消費者在居家屋頂上裝設太陽能並進一步轉賣電,這樣分散式的再生能源,是能源改革的重要角色。

許志義表示,新的能源革命趨勢,應彌補再生能源的缺點:讓再生能源與用戶參與發電間互相得利,這是一種軟實力的執行,需要更細膩的制度及想像,透過提升技術來減輕再生能源不穩定。1020625

Friday, June 28, 2013

聯合國IPCC再生能源專家:台灣再生能源潛力無窮 條件勝德國

聯合國IPCC再生能源專家:台灣再生能源潛力無窮 條件勝德國
本報2013年6月26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環境資訊中心 

堅持續建核四廠是否為台灣能源發展的唯一解?聯合國IPCC再生能源專家Sven Teske 25日應邀來台演說,強調比起核電與化石燃料發電,再生能源在成本、來源穩定與就業機會上都勝出。而台灣沿岸發展風力發電潛力無窮,「分散式供電」更將是世界未來能源發展的趨勢

Sven Teske在能源領域有超過20年的經驗,更在2008到2011年間曾任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的再生能源報告主要作者,現任國際綠色和平再生能源專案總監,為該組織的《能源革命》(Energy [R]evolution)報告主要作者。因此綠色和平與國內關心能源議題的民間團體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及地球公民基金會等,共同邀請Teske來台,除了分享全球再生能源發展趨勢,更從國家競爭力角度,暢談臺灣發展再生能源的潛力為何。

http://digcan.com/energy/renewable

《能源革命》報告始於2005年,在此報告中,以全球用電需求量仍持續增加的情境下,提出的可再生能源藍圖,仍能透過可再生能源逐步淘汰核能與石化等骯髒能源達到在2050年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半的目標

這份報告中所預測的太陽能與風能發電已經成為現實,而目前的趨勢也朝著報告的評估發展,因此公認為目前最具公信力的可再生能源預測指南,聯合國IPCC特別報告Renewables也採用其為基準情境,更有許多科學單位與全球40個國家採用,翻譯成超過20種語言。

Teske表示,目前正面臨「能源革命」,脫離對有限資源的依賴,減少二氧化碳避免氣候變遷,對地球所帶來的毀滅災難。

近5年 再生能源成主流

觀察世界趨勢,Teske表示2007年到2012年之間,包括太陽能、風能、水力、生質能等再生能源,已佔全球新建電廠43%,遠遠超過煤電(38%)、石油與天然氣(18%)、核能(1%)。目前,再生能源佔全球供電比例19%,綠色和平的能源報告更預測,2020年將可成長到37%。

Teske預估,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在未來的發電量會逐漸成長,成本則會逐漸下降。目前再生能源在各項條件其實都已能和傳統能源匹敵了。去年全球新建再生能源裝置容量更已超過傳統能源。各國政府應在此時積極發展,對提升國家競爭力會有相當助益。

在Teske眼中,台灣和德國同樣缺乏化石燃料資源,目前卻對於煤、石油的依賴卻過高,為了避免面臨進口燃料價格上升,甚至耗盡的窘境,應該想辦法分攤風險。而台灣沿岸風力與德國及中國相近,而太陽能光照還比德國高出30%至50%,可見台灣發展再生能源潛力無窮,「太陽跟風不會寄帳單來!」Teske認為,台灣想要提升國家競爭力,應該從創新再生能源技術與運用下手。

預測:能源走向分散化、自由化

Teske描述他預測的未來能源商業模式將會去中央化且自由化,再生能源裝置的小型發電廠將分散於各區域,基載電力將由再生能源支持,透過預測系統、智慧電網與蓄電裝置等科技,互相支援鄰近區域,真有不足才向電力公司購電。Teske表示,目前德國便是眾多小型電力公司、與社區甚至個人都投入了再生能源發電,而不再讓特定的公司獨大,而營運與維護也都交由當地人負責,將獲利與工作機會都留下,而非讓國外的大廠商獨享。

Teske補充,在德國,再生能源裝置也曾遭遇零星抗爭,但多為規劃與設計上出了明顯的大問題所致。

2030年  能源產業工作機會65%來自再生能源

Teske強調,再生能源裝置建造速度快,而且可以根據當地的條件作各種計畫,靈活與回收快的特性,讓再生能源產業在2012年中,在全球創造了共574.5萬個直接的工作機會。

他更預估,到了2030年能源產業中65%的工作都將來自再生能源,達到近1,200萬個工作機會。相較之下,核能目前在全球僅有50萬個工作機會,保守估計2030年更將降到只剩29萬個。這些趨勢,都顯示核能已是個夕陽產業,對於台灣政府為核四護航的態度,Teske提出警告,「各國政府若在此時將資源挹注在核能而忽略再生能源的發展,將會是個不可逆的錯誤。

與談的中興大學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許志義呼應Teske的觀點,他認為讓消費用戶參與發電並從中得利,將會是是能源改革的重要角色,例如願意在居家屋頂上裝太陽能裝置的民眾,可以轉賣自己所發的電,從各種制度及想像去鼓勵更多的技術投入,將再生能源分散至各地,來減輕天候的不穩定。

前往聽講的立委田秋堇表示,之前國科會提出的能源國家型計畫中,提出大大小小的節能方案,若能全數執行,則整體節能效果估計可達39%以上,「不要說廢核四,要廢四核,甚至不要火力發電都沒問題」,但政府卻消極面對,而再生能源條例已經通過三年多,行政機關卻怠於執行,甚至無法協助民眾投入再生能源產業。

Thursday, June 20, 2013

香港風力發電吹不起 電力政策成最大障礙

香港風力發電吹不起 電力政策成最大障礙
環保新知 2005
編輯: 蔡文健 記者: 劉德欣 周榕榕
香港中文大學, 新聞與傳播學院

香港的天空灰濛濛,有人歸咎珠三角的工廠。但科大研究也顯示,本港空氣污染的源頭是供應全港電力的兩家電力公司——「中電」及「港燈」,它們是最大的二氧化硫及二氧化碳排放者。要改善空氣質素,使用較環保方法發電是解決辦法之一。香港首座風力發電站即將投產,風力發電是否環保發電的新出路?

香港風力發電發展緩慢


        今年二月,全港首台具商業規模的風力發電機在南丫島大嶺動工興建,預計2006年初便可以投產。港燈估計,一台風車每年將可生產一百萬度電,足夠供應250個四人家庭一年的用電量,約佔整個南丫島總耗電量的百分之三。


        不過,地球之友的環境事務主任區詠芷批評,香港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步伐遠比其他國家慢。與香港鄰近的日本、台灣早在十多年前已發展風力發電。她說:「風力發電是世界發展得最快、技術最成熟的可再生能源。相比起世界其他發展風能的地方,香港兩間電力公司仍然要耗用四至五年的時間去興建一座風力發電站,發展步伐緩慢,令人懷疑這只是公關教育的手段。」


http://digcan.com/energy/wind

綠色和平可再生能源項目主任張韻琪也表示國內的風能發展比香港快得多:「廣東省政府是全中國第一個省政府率先做風能開發的。南澳島全島有二百多支風車,最早一支風車十多年前已開始運作。


        二零零二年機電工程署發表的《香港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指香港可再生能源的發電目標為: 2012年可以滿足全年用電量的百分之一; 2017年可以滿足百分之二; 2022年滿足百分之三。


張韻琪批評這個「一二三目標」非常非常之保守。區詠芷指剔除了國內定義為非可再生能源的「廢物轉化能源」後,這個目標只分別餘下百分之0.08、0.46和1.2。她說:「中國承諾在二零一零年,可再生能源發電會佔全國總容量的百分之十,香港這近乎零的可再生能源目標遠低於其他國家。」

不能還是不為?


是甚麼原因令香港風力發電發展如此緩慢?電力公司與政府口徑一致,同聲指香港天然資源不足。


        港燈發言人表示,香港的土地資源有限,對發展大型風力發電站存在限制。若與火力發電比較,風力發電密度低,因此佔地比較多 (wrong, the wind farm land can have multi-purposes the same time)。「以南丫島發電廠為例,五十公頃的土地容納了3420兆瓦火力的發電機組,但風力發電機組則需超過五萬公頃的土地才可提供相同的發電量。」


        中華電力公共事務經理王佩瑜也強調:「如果用風能產電至中電現時總發電量的百分之四時,我們需要的風場面積相等於整個九龍半島。」機電工程署高級工程師陳國柱也指推動發展風力發電最大的阻力是土地不足。「風力發電場需佔用大量空間。產生香港用電量百分之一的風力場須要約二十平方公里的土地或海面,相當於香港島面積的四分之一。」


        然而,學者與環保團體紛紛反駁這些觀點狹隘和短視。香港理工大學可再生能源研究室主任楊洪興表示,由於香港是個半島,故沿海岸線很多地方的淺海可以興建風車。他續指:「我們已經作過估算,未來風力發電可以達到香港用電量的百分之五十至七十。」


        其實,機電署的報告也承認香港擁有一定的風力資源,但較環保團體估計的數字為低。報告指香港的郊區風力發電場能滿足1999年全年電力需求的百分之七點五,而近岸的海上風力發電場可滿足香港全年電力需求的百分之二十三。


北望珠三角 與內地聯網


香港土地資源不足,與中國內地一起發展再生能源是一個可行方案。綠色和平的研究顯示,2015年整個珠三角洲百分之十五的電力可來自再生能源。張韻琪建議,香港政府可以貫徹泛珠三角融合的宗旨,與廣東及華南地區發展電力聯網,共同發展可再生能源。「整個區域不再分香港、廣東還是汕頭,而是一個整體、一個電網。內地生產了風電可以駁上網,消費者可以買該公司的風電。開發整個區域的風能資源,既可紓緩區域內電力不足、供應緊張的問題,也保障了珠三角的可持續發展。」


        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資源管理系助理教授梁慧嫻也支持用內地資源與香港資本共同發展可再生能源:「香港投資在內地興建風力發電場,然後買回那些電,可說是一個雙贏的方案。」


利潤管制成最大阻礙


        發展風力發電有百利而無一害,步伐卻仍然如此緩慢,張韻琪認為,最大的阻力主要是因為香港的電力政策


        政府與兩間電力公司分別於1964及1978年和中電及港燈訂立了一個《利潤管制計劃》的協議,協議訂明電力公司可享有以固定資產為基數的百分之十三點五至十五的「利潤保證」盈利水平。張韻琪解釋,根據這個協議,兩電的利潤是基於電力公司的投資和固定資產。「因為他們要有固定資產才可以帶來多些回報,但風場本身投資和風車的造價很低,一支風車不用一千萬,又不用燃料成本。這跟他們要建煤廠,又要買燃料又要裝控制污染的設備成本不能相比。」


        區詠芷也指利潤管制計劃是一條鼓勵污染的條款:「興建愈多的發電機組,便可穩收更多的准許利潤。電力公司只會想辦法在合乎現行環保法例的情況下,以最低的成本去賺取最大的回報。什麼方法發電可減低污染,從來都不是電力公司最關心的問題。」


        機電署的研究報告指出現時管制計畫協議所准許的發電方式並未包括可再生能源項目,使電力公司沒有意欲投資發展可再生能源,即使電力公司有意發展,也未有機制讓它們從用戶身上收回額外成本


張韻琪表示:「政府沒有任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或誘因去吸引電力公司發展風力發電,也沒有強制要求電力公司達到甚麼指標。現在政府的電力政策不鼓勵電力公司去限制或節約能源,也不鼓勵它們作長遠考慮。

另外,目前政府要求電力公司以最低成本提供電力,但是香港的能源卻是免稅的,也沒有「環保稅」,相較之下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較高,令資金投入傳統發電技術。張韻琪認為:「香港現在的煤電價格是不合理地低,並沒有考慮排放物對我們環境造成的外在成本。」


解決問題 零八年成契機


        環保團體和學者都表示,香港要發展風力發電,港府必須改變現行電力政策。楊洪興和張韻琪均指,2008年利潤管制協議屆滿時是個時機。政府屆時可乘機開放電力市場,並將電網與發電廠分開經營。


        發展可再生能源需要大量投資,回報期長,政府若不參與,商人獨力難支。張韻琪指當年中電大力興建煤廠,也因為政府的優惠和補貼的措施。現時要發展可再生能源,更應如此。


楊洪興認為:「花數十億便立刻有效果,而且又不是全部由政府負擔,政府只要補貼三分之一就會有人投資。」他提議政府首先應給予電力公司地價優惠。他指若不計算地價,風力發電每度電的成本大概只是四至五毫,比兩電現時的電費還要低,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梁慧嫻建議政府效法外國的措施,規定電力公司的電網中必須有一定的百分比來自可再生能源。張韻琪也建議政府可以提供稅務優惠、徵收碳稅和環保稅,及強制要求大型電力公司訂立可再生能源的標準。


        對於檢討2008年電力市場利潤管制計劃,中電公共事務經理王佩如表示,「我們明白大家對空氣質素有一定的要求,故我希望政府可以給一些鼓勵措施予電力公司。因環保是有成本的,清新的空氣是有成本的。問題就是如何在環保與成本之間取一個平衡。」


        中央政府在二月中發表了《可再生能源利用法》,要求每一省也要訂出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指標及日期、電力售價及如何攤分成本,從政策上鼓勵風力發電。香港今年的施政報告指出,政府在2008年訂立新的管制計劃時,「會要求電力公司必須裝置有效的(廢氣) 減排設施,並以達至訂立的排放水平作為發牌的首要條件。此外,會要求(電力公司)使用可再生能源發電及進行用電需求管理。」但對於環保組織的建議,環境運輸及工務局發言人並未作出回應。


        香港風力發電萬事俱備,看來只欠政府的『東風』。


香港第一座風力發電站


        港燈投資一千五百萬元,於南丫島大嶺村一處山丘興建的首座風力發電站將於三個月後正式投產。現時安裝工作已完成,正展開後期工作,包括調試風力發電機及綠化工程。


        風力發電機塔桿連風葉共高七十一米,容量八百千瓦,塔桿及三塊葉片均漆上灰白色。機組操作全自動化,由南丫島發電廠工程人員遙距監控,當風速達至每秒三至二十五米時,風機便可產生電力,直接輸入港燈現有的電網,預計年產電量一百萬度。風力發電站亦會設置展覽中心,介紹風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的資料及展示發電機組現場的運作數據,促進公眾對可再生能源的認識,並作為南丫島上一個可再生能源教育及旅遊景點。


        另外中電也在香港推出一個商用風力發電的試驗及示範項目,初步物色了滘西洲和喜靈洲兩個選址,作進一步風力量度。預計建成的風力渦輪機可於2007年投產,可為香港三百個家庭提供電力。


source : 

http://cf.ly/1X35